空格於人的一生中,物理治療師可說是全程陪伴,從新生兒早期療育到老年復健訓練,從醫院到社區、住家無處不在。而近年來台灣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攀升,除高齡長輩大多有的多重慢性病,需長期追蹤控制外;突發的意外,如中風、跌倒;退化性疾病,如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種種的疾病會導致老人家急遽的體能衰退、受損、日常生活需旁人大量的協助。
空格疾病、意外、體能衰弱都有可能使長者進入「失能」的狀態,所謂的「失能」依「長期照顧服務法」第3條中的定義為「指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致其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
空格而疾病發生後,醫師會協助您進行急性處置,如手術、注射、藥物等處置;而後續身體能力、生活功能的訓練,如肌力、耐力、吞嚥、翻身、行走等訓練,則是由物理治療師、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醫療團隊所共同負責。
空格物理治療師會協助患者進行評估與檢查,並制定治療計劃;透過FA3M,分別是:物理儀器(Modality)、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運動治療(Movement)、功能性訓練(Function)與科技輔具(Assistive technology)來預防以及改善個案的身體機能損傷與功能障礙,且藉由姿勢矯正、運動訓練或疼痛處理來改善損傷的狀態,進而增加功能及家庭社會參與。
延伸閱讀:物理治療師的工具FA3M
空格這邊特別針對功能性訓練來介紹:功能性動作指的是日常生活、運動、工作上會使用到的動作,如翻身、坐起、行走、上下樓梯等,以完成活動為目標的一系列動作。
空格物理治療師會協助評估患者的關節角度、肌力、動作控制、居家環境、適合的輔具等,透過徒手治療、運動訓練、輔具介入、無障礙設備介入等,協助長者恢復身體功能,增加日常生活能力。
舉中風患者來說,治療師會協助誘發受損肢體的動作、進行肌力、耐力訓練,後開始訓練、翻身、坐起、站起、行走等功能,並同時建議可使用不同輔具來協助行走功能,進而增加患者能力與減少照顧者負擔。
空格對於高齡年長者的最大風險,不是年齡,也不是慢性病,而是「衰弱」與「失能」!
空格居家復能訓練由兩個面向來組成,「居家」以及「復能」:「居家」指的,是由治療師進入患者的住家、社區,從居家的環境開始,一步步協助患者恢復日常生活的功能,並逐漸增加活動範圍,至公園散步、到超市購物,甚至回歸職場工作。
空格居家復能訓練的另一面向:「復能」指的是恢復功能,透過訓練、動作誘發、輔具介入、環境改造等,以促進或維持患者最大身體與心智功能,增加患者活動參與、自我照護能力。
空格居家治療師常見遇到個案有:衰弱老人、失智症、腦中風、巴金森氏症、下肢骨折、術後關節置換、多重性慢性疾病與早發性遲緩兒等。
空格物理治療師會與失能個案及家屬進行深入溝通,了解目前的困擾與討論復能目標,接著評估個案現有的能力、居家環境、輔具需求等,協助家中進行建構一個安全、支持性的環境,並指導患者與家屬可執行的居家復能訓練,讓失能個案可以重複練習。
常見的訓練有:
- 關節活動度運動:活動身體個關節,保持關節靈活
- 肌力/耐力訓練:增加肌肉力量,耐力
- 平衡訓練:增進坐站姿平衡能力,讓長者可以坐穩、坐挺、行走不跌倒
- 功能性訓練:訓練失能者翻身、坐起、坐到站等能力,增進活動功能
- 行走訓練:學習如何走路、訓練行走姿勢、耐力、平衡,避免跌倒
- 動作誘發:協助抑制中風患者的張力,讓患者做出單關節動作,增進動作能力
- 輔具評估與指導:協助患者挑選合適的輔具,並指導使用方式
- 環境評估:協助評估居家環境,設立無障礙環境
- 動作策略指導:指導患者使用不同策略、工具來達到目的,如拿高處物品
- 照顧者指導:指導家屬轉位、扶患者起身、避免壓瘡、關節攣縮等技巧
- 認知訓練:延緩失智症患者認知快速退化
空格居家物理治療師擅長於,將日常生活動作轉換成成訓練內容,透過活動分析與設計、環境調整及輔具運用,設計有趣的環境和精巧的活動內容,增加失能個案的練習動機,促使自主性參與活動。當患者感受到進展的快樂時,動機也會自然地大大提升,重新建立生活型態,生活品質最終也將得到實質改善。
延伸閱讀:
【捷運】
台北小巨蛋站 4 號出口,步行約 10 分鐘
南京三民站 2 號出口,步行約 12 分鐘
【公車】
博仁醫院站、步行約 1 分鐘
278、797、承德幹線、204、288、282、0東、672
光復路口站、步行約 2 分鐘
205、276、605、0東、203、202、257、605、新台五線、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