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格在所有運動傷害中,腳踝扭傷是相當常見,是僅次於肌肉拉傷的傷害。雖然腳踝扭傷過2-3周後會有相當大的改善,但發生過一次扭傷後,同一隻腳卻又總是一而再、再而三都反覆扭傷,甚至在平地走路都會輕微扭到同一部位,到底是為什麼呢?
空格首次發生扭傷後,雖然經過一段時間後,疼痛及腫脹都會有所改善,但韌帶的損傷不一定完全恢復,最常受到損傷的韌帶是負責維持腳踝外側的穩定度的『前距腓韌帶』(紅色圈圈處),若沒有好好接受治療,腳踝就有可能一直處在不穩定的狀況。
另外,位於小腿外側的腓骨長肌以及腓骨短肌(深藍色圈圈處)也可能拉傷,肌肉拉傷後,肌肉力量也會跟衰退,因此也會影響到腳踝的穩定度。
最後,除了上述的肌肉及韌帶損傷外,腳踝關節內部的感覺接受器、皮膚底下的壓力接受器、肌腱裡的高基式體(GTO),以及肌肉裡的肌梭也會受到影響,上述四個組織會影響到大腦的本體感覺,進而影響大腦對腳踝的控制。若大腦對於腳踝的控制較差,再走路時,大腦無法讓腳踝在正確的姿勢及位置上落地,也無法調整腳踝的出力,因此扭傷就會反反覆覆的出現。
空格
該進行哪些訓練?
1. 本體感覺訓練:閉眼單腳站立 : 讓受傷的腳單腳站立,初期可單手扶牆協助,後期慢慢放手,每組10-30秒,每天3-5組
2. 腳踝穩定度訓練:輪流碰觸目標 : 同樣使用受傷的腳站立,用好側腳去碰觸前、側、後的目標物,動作過程中好側腳盡量不觸地,每組做3-5輪(前、側、後),每天3-5組
3. 小腿肌力訓練:
• 將彈力帶綁在桌腳或一穩定物,腳板做向上、向外勾的動作,每組做10-15下,每天3-5組
• 將彈力帶綁在腳板向後拉,腳板做向下、向外踩的動作,每組做10-15下,每天3-5組
每個人狀況不盡相同,若您自我運動後情況加劇或無改善,請盡快詢問您的物理治療師或醫師。
【捷運】
台北小巨蛋站 4 號出口,步行約 10 分鐘
南京三民站 2 號出口,步行約 12 分鐘
【公車】
博仁醫院站、步行約 1 分鐘
278、797、承德幹線、204、288、282、0東、672
光復路口站、步行約 2 分鐘
205、276、605、0東、203、202、257、605、新台五線、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