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脛壓力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性損傷,主要發生在運動員、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者等活動頻繁的人群中。這種症候群通常由於過度使用小腿,例如長時間的跑步、跳躍、行走或站立,而引起脛骨內側周圍組織的發炎和腫脹,進而引起疼痛和不適感。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地減輕疼痛和發炎,防止症狀惡化。運動前做好充分的熱身和適當的休息時間也可以幫助預防這種症候群的發生。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該立即尋找專業人員評估以及治療。
想了解內脛壓力症候群,我們要先知道小腿的主要結構:
小腿骨包含兩塊骨頭,分別是脛骨 (tibia) 與腓骨 (fibula),這兩塊骨頭與上面的股骨 (femur) 形成膝關節,與下面的距骨 (talus) 形成踝關節。
(圖片來源:https://www.theskeletalsystem.net/leg-bone/tibia.html)
脛骨與腓骨許多肌肉連結其上,如小腿肌群中的脛前肌 (tibialis anterior) 與腓骨長、短肌 (fibularis),透過這些肌肉的收縮可以形成膝關節與踝關節的動作;在承重的部分,脛骨對於腓骨來說,佔了更大的角色,大約佔了整體承重的80%。
(圖片來源:https://nielasher.com/blogs/video-blog/trigger-point-therapy)
什麼是內脛壓力症候群?
內脛壓力症候群是常見的下肢過度使用傷害,是一種脛骨因反覆承重所導致的壓力性反應,引發小腿內側的劇烈疼痛;其又被稱為内脛骨周炎或脛前疼痛 (shin splint),特別常見於需要反覆跑動或跳躍的運動員身上。
內脛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表現
典型的症狀為脛骨内後側會有帶狀分布的疼痛,大約是在脛骨內側的1/2到下1/3的位置(見下圖的右腳——圖上的左邊,紅色為疼痛處),出現5公分以上的長度會有壓痛感,並且在按壓脛骨内後側緣時會產生運動時相同的疼痛感。
(圖片來源:https://zionphysicaltherapy.com/shin-splints-medial-tibial-stress-syndrome)
另一個內脛壓力症候群的特點為,疼痛強度會在暖身後減輕,但隨著持續運動又會出現,例如一開始走路會痛,但走一小段路後就比較不痛,但走久了之後又會開始出現疼痛。但若一直不去管它的會最嚴重的情況是有可能演變成疲勞性骨折,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內脛壓力症侯群的傷害原因
根據目前的研究,確切造成內脛壓力症侯群的原因現在還沒有定論,有些學者認為和脛骨後内側的肌肉或筋膜對脛骨產生拉扯相關,也有學者會認為和跑步時垂直壓力相關,造成骨頭的過勞反應,讓脛骨的皮質骨中未修復的微損傷一直累積,最後產生疼痛。
脛骨損傷部位通常存在骨膜炎,這也與比目魚肌 (soleus)、屈趾長肌 (flexor digitorum longus) 和脛後肌 (tibialis posterior) (下圖由左至右)的肌腱附著有關。根據Saeki等人在2018年做的研究,在患有內脛壓力症侯群的個案身上,屈趾長肌(下圖中間)是相對比較緊繃的,也是最與內脛壓力症侯群相關的肌肉了!
(圖片來源:https://learnmuscles.com)
該如何解決這問題呢?
造成脛骨的過勞反應,可能和訓練量的急遽增加或是骨質本身出現問題有關。不管是哪個原因,基本上都建議先調整訓練量,減少重複性負重運動,之後再利用漸進式的訓練模式緩慢增加至原本的運動訓練量,會是相對好的處理方式;骨質問題可以優化鈣和維生素 D 的補充,若是運動選手要特別注意運動相對能量不足的可能;另外,上述提到小腿後側肌群如屈趾長肌也會影響脛壓力症侯群的症狀,所以也可以適當地針對肌肉做一些處理。
小腿肌群自我放鬆方式:
主要分享兩種放鬆方式,第一種是自我牽拉,第二種是利用滾筒放鬆。
自我牽拉:
弓箭步,主要牽拉腳為後側腳,腳跟必須著地才能確實伸到到小腿肌群,維持30秒,兩腳交替,做5組。
滾筒放鬆:
一次放鬆一隻腳,左右滾,一次約滾1分鐘後換腳,做5組。
(圖片來源: https://myphysiosa.com.au/how-to-use-a-foam-roller-to-loosen-your-calf-muscles/)
每個人狀況不盡相同,若您總是在行走後足部老是覺得痠痛,或您於自我伸展與放鬆後情況加劇或無改善,請盡快詢問您的物理治療師或醫師。
.
歡迎來電詢問或立即預約,預約您的一對一物理治療!
【捷運】
台北小巨蛋站 4 號出口,步行約 10 分鐘
南京三民站 2 號出口,步行約 12 分鐘
【公車】
博仁醫院站、步行約 1 分鐘
278、797、承德幹線、204、288、282、0東、672
光復路口站、步行約 2 分鐘
205、276、605、0東、203、202、257、605、新台五線、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