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周邊有沒有人曾經突然間髖部外側痛不欲生、碰都碰不得呢?如果有,那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這次的主題:髖關節大轉子滑囊炎。
髖關節大轉子滑囊炎是一種常見的骨骼肌肉系統問題,通常由於長時間的壓力、不當的姿勢或激烈運動所引起,但仍有少部份自發性患者找不出特定的原因。這種疾病可能會導致患者在側睡翻身、行走、上下樓梯等日常活動中感到疼痛和不適。本文將介紹髖關節大轉子滑囊炎的相關資訊,以及物理治療在緩解症狀方面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https://holycrossleonecenter.com/greater-trochanteric-bursitis-a-common-cause-of-hip-pain)
一、髖關節大轉子滑囊炎的起因:
1.1 長時間的壓力:過度使用或持續的壓力可能導致大轉子滑囊周圍組織的發炎,進而引發疼痛。
1.2 不當的姿勢:不正確的坐姿、站姿或行走方式可能使髖部結構受到過度壓力,促使滑囊炎的發生。
1.3 運動過度:參與激烈的運動或長時間的重複性活動,如長跑或舞蹈,也是引發大轉子滑囊炎的因素之一。
二、症狀和影響:
2.1 髖部疼痛:患者通常會感到髖部區域的疼痛,可能在行走、站立或坐著時加劇。
2.2 活動受限:大轉子滑囊炎可能導致髖部活動度受限,影響正常的日常活動,如側睡翻身、彎腰、跑步或爬樓梯。
2.3 肌肉無力:周圍肌肉可能因為疼痛抑制發力而出現無力感,進一步加劇患者的不適。
三、物理治療的角度:
3.1 評估和診斷:物理治療師須進行全面的檢查,以確定疼痛的來源,包含評估姿勢、肌肉力量和活動度等,繼而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
3.2 疼痛管理:透過冰敷、熱敷、儀器治療、徒手治療等方法,物理治療可有效地減輕發炎並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3.3 肌肉強化:指導特定的肌肉強化運動,有助於平衡肌肉力量,減輕大轉子滑囊周圍的壓力。
(圖片來源:https://www.shsurgery.co.uk/website/M82060/files/Trochanteric%20Bursitis%20exercise.pdf)
3.4 伸展和活動度練習: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伸展和活動度練習,提高髖關節的靈活性並減輕關節負擔。
(圖片來源:https://www.shsurgery.co.uk/website/M82060/files/Trochanteric%20Bursitis%20exercise.pdf)
3.5 教育和預防:指導患者找回良好姿勢和適當運動的細節,預防大轉子滑囊炎復發。
結論:
髖關節大轉子滑囊炎是一種常見但可治療的骨骼肌肉系統問題。透過物理治療介入,協助患者緩解症狀、改善活動度,並學會預防症狀再次出現。如果您有相關困擾,建議及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與物理治療師密切合作,共同努力重新拾回健康的身體。
歡迎來電詢問或立即預約,預約您的一對一物理治療!
【捷運】
台北小巨蛋站 4 號出口,步行約 10 分鐘
南京三民站 2 號出口,步行約 12 分鐘
【公車】
博仁醫院站、步行約 1 分鐘
278、797、承德幹線、204、288、282、0東、672
光復路口站、步行約 2 分鐘
205、276、605、0東、203、202、257、605、新台五線、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