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七十來歲的蔣奶奶,過去退休後都會到處旅行與跟朋友喝咖啡聊是非,但近幾年因為腰椎退化與嚴重滑脫導致神經病變導致初期經常跌倒的問題發生,後續個案感覺雙側的下肢越來越無力,而且日常生活活動都無法自行獨立走路與上下樓梯!!
陸續女兒帶著媽媽到各大醫院求診治療,但因為病因的關係醫師建議要開刀處置,後續開完刀之後女兒相當的擔心,因為奶奶心情受影響變得不愛出門、也覺得無法出門了,因為開刀完後一般的簡單自理活動(如翻身、躺著坐在床邊)都需要旁人幫忙…
於是女兒撥打1966申請長照後,由專業職類的物理治療師的進入,在開始介入訪視時,跟奶奶聊天的過程當中其實很渴望回到過往每天都可以往戶外活動的心情。
由治療師先進行評估測試個案整體狀況,詢問個案的病史(怎麼發生的),有沒有其他慢性病史(例如心臟病、骨質疏鬆等),需掌握個案整體病況,因為有可能術後有出現一些問題(例如褥瘡、關節攣縮、肌肉緊繃、萎縮甚至肌力流失等),一連串的問題需先釐清,否則,貿然做運動很可能讓個案受到傷害。
評估之後,擬定一份評估報告並提出運動計畫與指導,設計密集的復能活動的練習,包括:下肢肌力訓練、站姿動態式平衡活動、肢體交替性活動、輔具指導使用技巧說明與實際執行和最後日常生活的功能性動作練習等等,然後每次都會給予指導衛教活動內容與當次該注意事項活動狀況;個案從原本一開完刀都後日常活動都是需要依賴旁人的幫忙,到現在使用助行器從房間走出客廳都很輕鬆自如到都可以保護下自行的上下樓梯到戶外活動跟鄰居說話聊天。
記得那天活動帶著蔣奶奶下樓走到戶外,奶奶說「老師我帶你去『喝嘎逼(咖啡)』~~」奶奶眼神充滿信心與自信,居家復能讓個案能量滿滿滿。
【捷運】
台北小巨蛋站 4 號出口,步行約 10 分鐘
南京三民站 2 號出口,步行約 12 分鐘
【公車】
博仁醫院站、步行約 1 分鐘
278、797、承德幹線、204、288、282、0東、672
光復路口站、步行約 2 分鐘
205、276、605、0東、203、202、257、605、新台五線、1191